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期刊 >> 期刊浏览 >> 期刊正文

学英语 迎世博

2010年第1期    作者:赖世胜    阅读(5590)

【来源:《上海注册会计师》 查看本期目录

 

2010年上海世博会越来越近了。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全上海的市民都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迎接这次历史盛会。作为一名新上海人,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参与、投入到迎世博的活动中去。此前一次偶然的亲身经历,让我感受到在迎接世博到来之际,我们还有一些细节工作需要继续完善,才会让我们的上海世博会变得更精彩。

那天,我刚好出差回来在长途客运站候车。排在我前面的凑巧是和我坐同一班长途车的一对外国夫妇。这时候,一辆出租车徐徐开来。我心里正想,如果他们先上车了,下一部出租车就轮到我了。本来他们应该迅速上车才对,谁知那位先生和出租车司机费劲地交流时,他的太太突然回头对我说:“Can you speak English?”她的语速显得比较慢,但却掩饰不了几分焦急。我不知道她会问我些什么,但还是硬着头回答,“Yes,I can.”这个时候,对方显得有些惊喜,尽管我还没能帮上他们。接下来的对话让我明白,原来他们想找一家好的宾馆,只住一个晚上就好,但出租司机没能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想请我帮忙询问司机。于是我搜肠刮肚,尽量找单词回答他们。由于忙于审计工作,天天和数字打交道,顿时觉得头脑一片空白,有点不能应对这突然其来的问答。但如果我撒手不管,不仅自己觉得丢脸,而且也会因为自己的无能无力感到难受。好在我灵机一动,找出关键的词语和他们对话,问清楚了他们对宾馆的要求和价格之后,感觉心里有底了,便将他们的意思转告给了出租车司机并叮嘱司机务必按照对方要求找到合适的宾馆。这时他们才向我道谢,安心上车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景,我的脸有些发烫,因帮他们解决了困难,心里乐滋滋的。

经过这件事后,我突然有了一种重拾英语的热情,特别是在世博会即将来临之际,英语可能随时成为帮助国外观光客的最佳手段。越来越多的国际友邦人士来到中国,语言沟通障碍将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这时我们为了欢迎友邦人士的到来,就应该加强英语学习,就像北京在迎接奥运时,也掀起了英语学习热一样。因此,我想为办好这次世博会提出倡议,在全社会掀起“学英语迎世博”的风尚。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确立每月的一天为学习英语日。在世博会召开前有每月5日的窗口服务日15日的环境清洁日25日的公共秩序日活动。那为什么不多一天学习英语日呢?这样可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

第二,利用媒体播放一些见面问候或者指路等日常英文的节目。节目的时间不一定很长,但是可以滚动次数高一点。这样可以利用大家在公交车上或者地铁上的闲暇时间潜移默化进行学习。

第三,在社区或者一些公共场所开展每周一次英语角活动。英语角不应该只局限在学校,更应该延伸到更远的地方。让有志于服务世博会的志愿者能利用闲暇时间到这里交流练习。因为学习语言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点滴积累,更需要大胆地说。如果每天只是闷在家里学,拒绝张嘴发音,势必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作为上海市民,又应该怎样投入到“学英语,迎世博”中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第一,培养主人翁精神,克服心理障碍。不管是有英语基础还是完全不懂英文的中老年人,都应该首先克服心理障碍,主动积极找机会学习。这一点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北京的市民为了迎接奥运,就在全社会掀起了学英文的热潮,5060岁的阿姨学英文已经不是稀罕事。如果我们能树立主人翁精神,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上海,相信战胜心里障碍就不成问题。

第二,利用课余时间,加紧充电。学好英语、用好英语、积极应对、高效服务,不仅是服务行业的新要求,也是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四海宾朋的现实举措。我们也可以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多和友邦人士交流、沟通。

第三,学贵在用,勤加练习。古语说,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我们学习英文也一样,三天不练就口生。所以我们应在闲暇时间采取多种方式,抓紧时间练习。在张嘴说话中,得到练习得到提高。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打造精彩世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文章满意度调查:






我要评论: